2021年7月,教育部發布《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規范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式對“公參民”辦學模式進行專項規范。
此通知對公辦學校參與義務教育民辦辦學做出了解釋和規定,讓凤彩网一起劃一下重點!
“公參民”的義務教育學校包含三類:
第一類:公辦學校單獨舉辦的義務教育學校;
第二類:公辦學校與地方政府及相關機構合作舉辦的義務教育學校;
第三類:公辦學校與其他社會組織、個人合作舉辦(含公辦學校以品牌、管理等無形資產參與辦學)的義務教育學校。
要求中提到“公辦學校單獨舉辦”和“公辦學校與地方政府及相關機構合作舉辦”這兩類情況應為公辦學校;第3類中符合“六獨立”要求的,可繼續舉辦民辦學校。不符合“六獨立”要求的,地方政府要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地方政府可視情況將其轉為公辦學?;蚪K止辦學。
“民轉公”相關政策一出,四川、江蘇、湖南、浙江等多地陸續發布公告,明確調減民辦義務教育占比。
四川眉山天府新區恒邦嘉祥外國語學校(已更名為“眉山天府新區天府學校”)快速反應,成為四川首例“民轉公”學校。
隨著“民轉公”的趨勢越發明顯,民辦學校的發展方向也愈發明晰。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民辦轉公辦到底好不好?凤彩网先了解下轉公辦對民辦學校的影響。
1、學校招生模式將發生變化,對于轉制學校而言,招生范圍可能會縮窄。
2、學費收費模式將發生改變,學校費用要按照公辦學校收費,或將影響民辦學校舉辦者的辦學收益,目前部分“民轉公”學校已經開始按照公辦收費。
3、辦學體制改變,“民轉公”后,民辦學校的差異化教學優勢將受損,辦學將受到更多政策的影響。
4、“民轉公”后教師整體納入編制的可能性低,對老師工作可能會帶來較大影響。
公辦學校注重公益性和普惠性,民辦學校則注重效率和差異化,因此民轉公對于民辦學校而言,也是挑戰與機遇并存。迎難而上說來簡單,民辦學校究竟該怎么做?
減負增效!提升學校整體運作效率!這就要求學校要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時提升老師工作效率。
在民轉公過程中,收費問題受到了很多老師和家長的關注,其中存在的小問題不斷涌現,尤其在“民轉公”的關鍵時刻,更需要學校慎之又慎。
針對學校收繳費現存的手續費高昂,提現限額、現金流轉管理隱患等問題,學加家智能收銀系統都能幫你解決!
蟬鳴科技攜手支付寶打造的學加家智能收銀系統是校園一站式在線繳費平臺,老師在線批量發送賬單,家長掃碼繳費,學校極速對賬,一天收齊全校學費。系統不僅能降低財務老師工作量,加快線上對賬速度,還能提升校園費用收繳管理效率,降低現金流轉管理風險,讓學校收費工作井井有條。
掃碼報名開通
【學加家智能收銀系統】